论职业选择与变迁

  大学毕业十多年了,老同学聚会,感慨万千。发现大家所在的行业,几乎都是毕业时选择的行业。当时进磁性材料厂的,现在自己开磁性材料厂。进清洗公司的,现在自己开清洗公司。进陶瓷厂的,现在自己开陶瓷厂。也有一个进国营厂的,没有选择自己开厂,而是当了厂长。进电信的,现在是个主管。进政府的,现在是个小官。我毕业后到河南一家大型国营企业,有电脑可以操作,于是我成了程序员。
 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,你的第一份工作至关重要。它很可能决定了你一生的行业。一头扎入这个行业,苦战十年以后,才终于出头。
  有一个同学混得不好。事业无成,老婆也跑了。他做汽车销售。这个行业,初一看不错,收入回扣什么的应该也还行。但是,他没法向前发展。他看到了老板开4S店很赚钱,但他不可能有钱开店。他向同学求助,但哪个同学能出几百万给他开4S店呢?汽车销售的经验,对开4S店并没有太大帮助。年轻人也能卖汽车,美女也能卖汽车,随着年龄的增大,再做这个行业已经不合适,亟待一个提升。十多年的工作经验,不能升华为事业的成功,为他惋惜。

  这让我们考虑一个问题:什么样的职业,比较容易升华呢?把这个问题数学化,每个人是一个小球,你的工作是一个曲面,你要向上发展的难度,就是你的位置的斜率。如果你有幸落在一个缓坡上,你就比较容易升到高处。如果你不幸落在一个陡坡,你要付出更多的努力。那个不幸的同学,他就不是陡坡那么简单了,那简单是一堵墙。别人努力一下可以滚上去,他要跳起来才能过墙!

  有句俗话说,久病成医。从病人到医生真的这么简单吗?我不以为然。久病,说明你的病还没好。自己尚且病中,谈何成医?病得久了,至多能看懂化验单,能熟悉几种药物的价格罢了。离成医差远了。更不必说什么心脏搭桥手术,开颅手术这些高难度的东西。即使你“被手术”了多次,你也不会做手术。

  很多朋友是教师。教师这个职业,显然它的上升通道是教导主任,副校长,校长,直至教育局长。也确有一些朋友老师是沿这个通道升迁的。但可以想像,当个好教师与当个好校长,工作内容差别很大。教师是教好学生,天天与学生打交道,并不太多与其它老师和领导联系。校长则是搞管理,讲政策,招生,理财,甚至基建,它并不需要会教书。所以这个道路并不畅通。能当上校长的老师肯定是少数。

  回到我的本行,讲讲程序员。程序员是要写代码的,一行行的代码,完成领导指定的功能。随着公司的发展,你的水平也提高了,会给你配几个初级程序员。你可以把一些你知道怎么做的工作任务分配给他们,在你的指导下完成。一些琐细的工作,不必自己亲自做。他们的思路,你事先定好。他们的代码,你来检查。这就是我现在的工作。起名叫指导员。
  从程序员到指导员,这个转化是非常顺畅的。你写代码越来越熟练,越来越有感觉,就可以指导新人了。有的程序员工作多年,不追求把代码写好,写的代码仍然狗屎一样。有人提示还不服气。他没救了。
  指导员向上是构架师。你知道一个产品应该怎么做,包括做哪些功能,操作是什么样子的。从代码上如何实现。如何分块如何分工,进度控制,如何测试。
  从构架师再高一级,不仅对自己做过的软件有感觉,对整个IT界都有感觉,知道该做什么。知道什么产品能做,什么产品不能做,会立项。能到这一步,可以参与公司总决策,叫决策师。
  雷军,周鸿,这两位IT名人现在常常被称为是“天使投资人”。雷是程序员出身,周也说自己会写代码。他们都经历了以上各个阶级。长期在业界滚打,他们了解所有业界的规则。他们一眼可以看穿,什么项目能赚钱,什么项目不会有前途。这时,他们进化到了最高阶段,天使投资人。
  周说,当年迅雷的那几个创始人找到他,指点一句,“你们要走流氓路线”,于是他们成功了。